2018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论证中的“陷阱”选项
2017-12-08 17:20 甘肃人事考试 来源:甘肃华图教育
很多小伙伴在做论证类型题目的时候总会遇到绊脚石,在某些选项上举棋不定,这个选项是否能够削弱或者加强,仔细研究了很久,结果发现答案告知是迷惑性选项,不须考虑。于是本来不迷惑的考生就开始迷惑了,那么我们一起学习具有迷惑性的选项——诉诸权威。
例: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抑制或者促进作用的一类物质,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目前在全世界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针对人们对其安全性的质疑,业内人士指出,根据批量检测结果,看不出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存在。因此,可以认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安全性是比较可靠的。 下列哪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业内人士的观点? ( )
A.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洒后,将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不易分解
B.有些发达国家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有严格的管理规定
C.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即便是广泛使用的产品也未必是安全的
D.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即使含量检测不出,如果长期食用,也可能致病
解析:首先,找到论点和论据。论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安全性是比较可靠的;论据:根据批量检测结果,看不出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存在。其次,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项中所述并不影响调节剂的安全性的可靠性;B项谈及国家有严格的规定,但是不能由此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是安全的或者不是安全的,法律规定是非常严格、非常权威,但毕竟与现实实际情况不同;C项中的“以往的经验”“广泛使用的产品”不具针对性。三个选项都属于无关项。D项支出“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即使含量检测不出,也可能致病”,否定了结论“因为检测不出来,所以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安全的”。故选择D选项。
用论证者自身或别人在某一领域的权威优势作为论据来论证某一个命题的真理性。论据与论题之间只具有心理上的相关性,并不具有逻辑上的相关性。这就是诉诸权威。而我们平时经常遇到的诉诸权威的形式多以“权威人士、专家学者、权威机构”等形式出现,有的甚至出现“法律规定”这样的更权威的主体,所以,遇到这些字眼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研究选项意思,判定其属于加强还是削弱选项。
(编辑:华图_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