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电台| 砖题库手机站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兰州 在线咨询
    安宁 在线咨询
    和平 在线咨询
    天水 在线咨询
    平凉 在线咨询
    张掖 在线咨询
    酒泉 在线咨询
    白银 在线咨询
    定西 在线咨询
    金昌 在线咨询
    庆阳 在线咨询
    武威 在线咨询
    甘南 在线咨询
    临夏 在线咨询
    0931-8186071
  • 2017年兰州事业单位录用考试试卷(教育类文字版)

    2017-07-11 14:46 甘肃人事考试 来源:华图教育

    2017年兰州事业单位考试与7月2号结束,甘肃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各位2017年兰州事业单位的考生整理了2017年兰州事业单位录用考试试卷 (教育类)真题解析,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也希望各位2017年兰州事业单位考生都可以考取一个好成绩,想要了解更多2017兰州事业单位考试信息请关注甘肃华图教育公众号:gshtjy。

    点击查看2017年事业单位真题解析汇总

    (教育类)

    本套试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题,第二部分为主观题。客观题答案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按题号顺序依次在答题纸规定区域作答,并写明大小题号(大题号只写一次),为按顺序或在答题区域外作答的答案无效,切勿在试卷上作答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 单选题。请在每道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并将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共50题,每题1分,满分50分)

    16.答案:C.

    解析:固体的传播速度大于液体的,液体大于气体的。

    17.答案:C。

    解析:“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的,《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

    18.答案:B.

    解析: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三类:认知领域的目标,情感领域的目标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

    19.解析:D

    20.答案:C。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如:在人的身高体重方面,一生中会有两个发展的高峰期:1岁左右与青春发育期。2、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所达到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如:青春期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达到较高水平,而骨化水平远远没有完成;感知觉发展比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要快。因此,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所谓关键期,就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关键期既包括有机体需要刺激的时期,也包括有机体对某种刺激最脆弱的时期。因此,关键期也叫敏感期、最佳期。在这一时期内,对个体某一方面进行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因此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

    21.答案:D。

    解析:《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的作品。

    22.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翻译为:子路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呢?” 冉有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冉求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却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我不理解您为什么这样,所以冒昧地请教。”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缩手缩脚,所以我鼓励他勇进;仲由平时好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通过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孔子的因材施教。

    23.答案:B.

    解析:兴趣的品质有:①兴趣的倾向性,指兴趣所指向的内容。是指向物质的,还是指向精神的;是指向高尚的,还是指向卑劣的内容。②兴趣的广度,指兴趣的范围大小。有人兴趣广泛,有人兴趣狭窄。一般说来,兴趣广泛的人能获得广博的知识。③兴趣的稳定性,指兴趣长时间保持在某一或某些对象上。只有具备了稳定性,一个人才可能在兴趣广泛的背景上形成中心兴趣,使兴趣获得深度。④兴趣的效能,是指兴趣对活动发生作用的大小。凡是对实际活动发生的作用大的兴趣其效能作用也大,反之,对实际活动发生作用小的其兴趣的效能作用也小。

    24.答案:B.

    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包括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25.答案:B.

    解析: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高动机水平的学习者,其成就也高;反之,高成就水平也能导致高的动机水平。动机的中等程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动机过弱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一个最高点。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提高会造成学习效率的降低。

    26.答案:D。

    解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样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差异,由于教学,而在别人的帮助下消除这种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和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根据上述思想,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题干中”跳一跳,摘桃子”就是指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发展到更水平。

    27.答案:B

    解析:学校通过开展模拟逃生游戏,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体现的是活动体验法。环境教育法指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体验法是指让教育对象参与活动过程,产生身心体验,形成情绪反应,促进认知改变,形成相应行为的教育方法。随机教育法是指在教师教育计划之外的,随客观提供的教育情景而面临时组织进行的教育。即在教育过程中随进随地抓住有利时机对幼儿进行及时教育。日常渗透法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各种教育内容。

    28.答案:D

    解析:标准参照评价又称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标准差是一组数据平均值分散程度的一种度量。一个较林的标准差,代表大部分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差异较大,一个较小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数值较接近平均值。常模参照评价又称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总结性评价,这种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期末或学年来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目的是验明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总结性评价注重的是教与学的结果,借此对被评价者所取得的成绩做出全面鉴定,区分等级,对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做出评定。诊断性评价,这种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通过诊断性评价,可以了解学习的准备情况,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由此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对待。

    29.答案:D

    解析:新课改内容第六条中: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0.答案:B

    解析:讲述是指教师向学生描述学习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情发生变化的过程。讲解是教师向学生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论证。讲演指教师向中学高年级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系统全面地描述事实,而且要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通过分析、论证来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讲读是指通过师生双方诵读和讲解教材,借以传授和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

    31.答案:A

    解析: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它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32.答案:C.

    解析:受教育权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受教育权是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劝退学生,侵犯了张华的受教育权。

    33.缺

    34. 答案:D

    解析:在材料中老爸从道德认知方面、在活动交往中,对儿子进行教育,使儿子的思想矛盾得以在内部产生积极的转化。但并没有体现长期抓和反复抓。

    35. 答案:B

    解析: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当你在认真观看电视节目时,对环境中的其它事物,便不会特别关注。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集中注意的对象就是注意的中心,其余的对象有的处于“注意的边缘”,多数处于注意范围之外。

    36. 答案:A.

    解析:正强化是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得到正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负强化通过消除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替代性强化:观察着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消退是指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称之为消退。

    37. 答案:B

    解析: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就是使两种学习之间相互促进。一种学习对另—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也就是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

    38. 答案:C

    解析: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39. 答案:D

    解析:其他三项都是内部因素。

    40. 答案:A

    解析: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联结学习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1)效果律。所谓效果律是指,在试误过程中,保持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若学习者对某一特定的刺激做出反应后能获得满意的结果,那么反应与这一特定的刺激之间的联结便会增强;若得到烦恼的结果,这种联结便会削弱。也就是说,满意的结果会促使个体趋向和维持某一行为,而烦恼的结果会使个体逃避和放弃某一行为。(2)练习律。在试误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就逐渐增大;而如果不运用,则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弱。也就是说,对于已经形成的某种情境与某种反应的联结,正确的重复会增强这一联结。(3)准备律。在试误过程中,当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时,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烦恼;反之,当这一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也就是说,学习者在进入某种情境时所具有的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到某种反应的学习。

    41. 答案:B

    解析:民主的教养方式,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权威,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来自他们与孩子的经常交流及对子女的帮助。父母为孩子设立恰当的目标,对孩子的行为作出适当限制,并且奖惩分明。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独立性较强,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喜欢与人交往并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专断型父母则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很严厉,提出很高的行为标准,稍有不顺,非打即罚。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常常表现出焦虑、退缩和不快乐,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性都比较差,缺乏社会责任感。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充满了爱与期望,但对孩子缺乏控制和要求,对孩子违反规则的行为采取忽视或接受的态度,很少发怒或训斥儿童。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表现得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即时的满足,对父母依赖性很强,缺乏自信、恒心、毅力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对父母缺乏孝心。

    42. 答案:C

    解析:同伴的消极反应对于攻击的儿童来说可以是一种愉悦刺激,会增加其攻击行为。因此属于强化。

    43. 答案:B

    解析:强化指的是当某人做出一些行为后给予愉悦刺激或是撤销厌恶刺激使其行为增加。题干中的男孩与别人打架时,父亲的赞赏使其增加行为,体现了强化。

    44. 答案:C

    解析: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词语、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列提纲就属于纲要策略。

    45. 答案:B

    解析:婷婷最有可能是在7--12岁,根据皮亚杰的相关理论,婷婷应该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借助具体的事物来帮助自己的思维。

    46. 答案:A

    解析: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47. 答案:D

    解析:置换,又称转移,指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直接表现时,就转移到其它较安全或易被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迁怒”就是这个机制。文饰,即合理化,指无意识地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例如,对儿童的躯体虐待可说成是“玉不琢不成器”“打是亲骂是爱”。投射,一般是指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等,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而断言别人是这样,以免除自责的痛苦。“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属于这种作用。自卑感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自卑在心理学上特指由于与合理规定标准或其他刺激物比较有差距,而产生了评价差异,进而导致的主观低落、悲伤等负面心理状态。

    48. 答案:B

    解析: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师德的根本标志。

    49. 答案:D

    解析:《纲要》第二十章 推进依法治教(六十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六十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六十四)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六十五)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

    50. 答案:A

    解析: 第四十二条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四十三条 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编辑:华图-糖糖)

    Smohan

    甘肃华图

    甘肃华图教育官方微信:gshtjy

    立即关注
    • 20000+ 每日阅读
    • 100000+ 粉丝
    • 1000+ 每日转发
    Smohan

    甘肃华图

    甘肃华图官方微博http://weibo.com/gansuhhuatu

    立即关注
    • 160000+ 粉丝
    • 18000+ 博文
    • 700+ 每日转发

    公务员考试汇总更多

    甘肃公务员考试
    考试公告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职位表 成绩查询 成绩排名 备考指导行测资料 申论资料 面试资料 时政热点 历年真题 每日一练辅导课程 | 笔试课程 面试课程网校课程 直播讲座
    国家公务员考试
    国考笔试 | 考试公告 职位表 大纲 报名入口 报考问答 真题省考面试 | 时政热点 成绩排名 面试名单 综合成绩 面试真题笔试课程 面试课程 网络课程 直播讲座
    甘肃事业单位招聘
    事业单位招考网
    招考信息 | 公告汇总 报考指导 考试快讯 公考时间库
    甘肃教师招聘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试题资料备考资料
    甘肃公安招警考试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试题资料备考资料
    甘肃医疗招聘考试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试题资料备考资料
    甘肃公务员遴选考试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试题资料备考资料
    甘肃选调生考试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试题资料备考资料
    甘肃大学生村官考试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试题资料备考资料
    甘肃银行国企招聘考试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试题资料备考资料
    甘肃三支一扶考试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试题资料公共基础真题计算机真题公共基础模拟计算机模拟备考技巧公共基础计算机高分技巧
    甘肃农村信用社考试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试题资料备考资料
    其他频道
    每日一练分校动态开课信息
    考试辅导
    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教材直播课程名师家园
    考试工具
    破题库职位库练习题库公考问答文库APP
    互动交流
    微博微信练习题库联系我们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搜索 评论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