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城市的存在,才能开始有国家出现,在古代,曾经有不少非常出名的城市,它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像皇帝这样的统治者,他们所居住的城市就是国内最大的城市,被称为都城。
古代都城选址的因素有:
1、京都应建立在经济发达、富饶的地区,以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质需要;
2、京都应选择全国居中的地理位置,或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利政令四达,制内御外;
3、京都应选择凭险可守的自然条件,以使其不为外力摧毁,国家长治久安。
重庆地处西南,偏于一隅,在古代交通相当的不便利,物流业不发达,无法将大量的人员、粮食以及其它等战略物资快速的运进来、运出去。所以无法做为核心的存在。
其次就是巴蜀地区的地形了:蜀地地形山川层叠,水流湍急。
杜甫诗云: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展开全文
著名诗人李白也曾写道《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在古代,生产力落后,基本上是手拿肩抬,重庆地形根本无法建城市,就是有小船逆水只能人拉。建个小镇都不错了。根本无法建城市,更不说大城了,还说建国都。
综上所述,重庆在古代根本不可能作为全国性的的都城。重庆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也只有三次作为都城:巴国国都,夏国国都(明玉珍)和民国陪都。
在抗战期间,南京国民政府也曾把重庆作为临时首都。
不过重庆也并不是那么一无是处。还是有它的特点和优势的,虽然无法永远做为首都,但是因为它地处盆地,四面环山,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三国时,诸葛孔明即便有天纵之才也是蓄徐图之才取了益州。所以才有了民国政府在被日本人 攻占了南京后做为陪都存在,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做为抗战的大后方为抗日前线送去了源源不断的人员和物资,可以说川渝人民为中华民族的那场劫难前赴后继,死而后已,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光辉璀璨的一页!
种种原因重庆不能在历史上作为什么都城的存在,但是也正是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军事基础,才能让重庆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独树一帜的存在。也让重庆有了现在这样的发展。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不妨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观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