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甘肃公务员申论备考:写作技巧之如何摆脱四类文
2017-12-25 17:10 甘肃人事考试 来源:甘肃华图教育
申论考试中议论文是每年必考的题目,也是考生们非常担心的题目。议论文分值大难度高,很多考生往往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备考但还是取得不了理想的成绩,甚至有很多考生申论议论文会取得四类文的分数,深深的赶到写了半天都是在做无用功。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议论文究竟如何摆脱四类文。
申论议论文的评分标准是分为四类,每一类又会分为上、下两层,通过下图可以明确的看到:
为什么很多考生无论怎么写都只是停留在四类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文章主题观点没有(立论不准),内容没有实质性的东西,表达存在严重问题。所以想要迅速摆脱四类文,我们需要做到:
一、准确把握题干中关键词
通过对近几年申论真题的归纳与总结,我们大致可以将大作文分为三类,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案例现象类;观点类(争议性观点与非争议性观点);关系类(辩证统一类、包含类、做法目的类等)。
(一)名词、动词、形容词、案例现象类
“请以‘海洋的健康’为话题写篇议论文”该题目中题眼应该是名词“健康”,文章中心主旨自然也应该问绕着健康展开,即海洋的健康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海洋健康以及如何保证海洋的健康。
“请以‘给工人一个杠杆’为话题写篇议论文”该题目中首先出现名词“杠杆”需要考生进行解释,但是还有更为重要的动词“给”也是需要考生注意的,谁来给?怎么给?都是考生需要在文章中体现出来的。
“请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为话题写篇议论文”,题目中出现了明显的形容词“必要性”,这时我们的立论应该围绕着“必要性”来展开,而不应该仅仅将重点定位在“农村文化建设”或者“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上。
“请以材料中.......的案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当出现案例现象类题目时,注意一定要仔细阅读材料中的案例并且提炼揭示案例中反映的本质即可以得到文章的中心主旨。
(二)观点类(争议性观点与非争议性观点)
观点类又可以细分问争议性与非争议观点两种。
“对于过度包装,环保专家毛先生叹道“美丽的代价实在是太昂贵了”,但不少人却认为“包装会带来经济发展,是出于人情、面子考虑”,请围绕这两种观点写篇议论文。”该题是常见的正义性观点的考察方式。对于争议性观点一定注意需要判断观点的正确与否,而在判断时不能仅仅依靠考生自己的认知,还需要结合通篇材料的主旨从而做出最客观的判断。
对于非争议观点我们应该尝试向第一种或者地三种转变。
孔子言:“不学礼,无以立”,请以此为话题 此题是典型的非争议性观点,仔细阅读题干不难发现“不学礼,无以立”意在强调学礼的重要性,可以将本题转换成为形容词类题目。
(三)关系类(辩证统一类、包含类、做法目的类等)
除了前面两类,在考试时还有关系类也是经常考察的。例:请以“文化的修内功与走出去”为话题写篇议论文”;“请以“小我与大家”为话题写篇议论文”,都是常见的关系类考题,此类试题意在考察考生对于题干中要素之间关系的论证,而在实际操作中,常考的关系有辩证统一类、包含类、做法目的类等,考生一定要判断清楚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展开论证才能正确的把握文章中心主旨。
二、结合相关材料正确立论
确定题目中关键词后,在一次阅读材料是必须的,但是不是全部材料都可以为我们所用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我们通过审题把握题干中关键词之后就应该思考关键词是否与材料中心主旨相吻合,大部分情况下关键词与材料是吻合的,这样通篇材料对我们都是有用的,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分论点或者论据。但也有少数一些情况题干中关键词只与部分材料相吻合,这时考生一定要注意题干大于材料,不能盲目跟随材料走,应该以题干为重心结合与中心吻合的相关材料从而确定文章主旨。
立论是摆脱四类文的核心,如果一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核心与题目都不符合那一定分数会不理想。所以立论部分是考生需要强加练习的。
三、表达流畅,逻辑通顺
除了立论部分,语言表达也是文章评判的一个重要的要素,没有错别字,语言表达流畅,逻辑通顺是基本的要求。申论考试是议论文写作,考生没有必要追求语言的优美,反而流畅质朴的表达更容易获得考官的青睐。
(编辑:华图_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