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4日甘肃省天水市公务员面试题3(上午)
2017-05-18 14:27 甘肃人事考试 来源:甘肃华图教育
3、民事案例和解执行,但是有些人故意拖延耍赖,不好好执。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民事执行和解,是指民事执行程序中的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协商一致达成的对作为执行依据的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作出的变更协议,并且通过该协议的履行从而结束执行程序的制度。民事和解制度是当事人意思自治注意在强制执行中的体现和运用,尤其是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中,民事执行和解对于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及时有效处理纠纷,解决执行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民事和解还存在一些制度上的不完善和实践过程中的不统一。
第一,和解协议是执行中双方当事人就如何履行其债权债务而订立的一种民事合同,该合同对于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双当都应该遵守,但是在协议签订以后,在协议履行完毕之前,被执行人可以随时返回,而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达成的和解协议就没有强制执行的效果,有些被执行人假借执行和解,或与第三人串通,恶意诉讼。
第二,和解协议执行不具有强制效力,这样容易导致当事人屡次反悔,给人民法院加重了工作负担,延长了办案周期,同时也浪费了司法资源,
第三,和解协议是的执行人怠于行使权力,同时也为办理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提供了一定的契机。
执行和解是典型的私法行为,应该奉行意思自治原则,在实践中,由于执行人员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案件的比例很高,执行人员就应该再和解的过程中,居中沟通交流,协调、引导,促使和解合法,顺利达成,有利于案件的解决,也有利于在和解协议的履行过程之中,法院对义务人进行监督。执行人的工作性质与法官不同,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只要不是强制而是适当引导,执行人完全可以参与和解的达成。
要完善申请人的后续保障,双方达成分期履行的和解协议并顺利履行第一期之后,法院就可以结案,但是结案后也要及时回访,了解上访的履行进展情况,这对被执行人也是一种促进,对申请人也是一种保障。
要完善相应的告知制度,促进执行公开,一定要告知申请执行人和解后回复执行期限的计算方法,避免超过时效导致申请执行权丧失,同时也要告诫双方当事人和解协议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告知的情况应该记录在案,以便提高执行和解工作的透明度,并且保证执行和解的质量。
更多推荐>>>


(编辑:华图_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