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游戏开户-约彩365官旧版本网客户端下载-365双试投注

Est. 1980 · 每日复古新闻

冰海沉金——“爱丁堡”号的终结

冰海沉金——“爱丁堡”号的终结

图1. “爱丁堡”的英姿

20世纪30年代,英国皇家海军开建了一系列大型轻巡洋舰。基本特征是拥有重型巡洋舰的吨位,但是以12门152毫米主炮取代标准的8门203毫米主炮。“爱丁堡”号就是这一系列万吨级轻型巡洋舰之中的最后一艘。该舰于1936年12月30日开工,较唯一的同级姊妹舰“贝尔法斯特”号晚了20天,却于1939年7月6日率先服役,较“贝尔法斯特”号早了一个月。

图2. “爱丁堡”号唯一的姐妹舰“贝尔法斯特”号

作为皇家海军的新锐兵力,“爱丁堡”号自建成伊始就投身一线,浴血沙场。但是军方很快发现,这艘军舰的舰体结构存在瑕疵。于是在1940年夏天的那段至暗时刻,该舰不得不躺在干船坞内维修,直至1940年11月才重回一线。第一个派发给它的任务是护送WS4B船队前往非洲。随后,其足迹遍布北大西洋和地中海。最值得一提的战果是在冰岛附近抓捕执行气象预报任务的德国伪装船“慕尼黑”号。虽然这只是一艘排水量约300吨的小船。但从中缴获的电讯资料对于破译德国海军密码至关重要。

1941年底,“爱丁堡”号被配属给PQ6商船队,作为护航兵力前往摩尔曼斯克。随后又作为返航的QP4船队的护航兵力,于1942年初返回英国。接下来的3月和4月,该舰又轻车熟路,先后将PQ13和PQ14船队护送至苏联。

1942年4月28日,由13艘商船组成的QP11船队离开摩尔曼斯克,返回英国。包括“爱丁堡”号在内的英国舰队奉命提供护航。不过该舰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将465块苏联金砖运往英国,然后再转运至美国。然而这趟旅途注定艰难。

图3. 穿行在冰原冻海中的英国巡洋舰

情报显示德军的潜艇和驱逐舰正跃跃欲试。而这两种舰艇的威胁是不同的。如果“爱丁堡”号紧紧跟随在商船队身边,那么考虑到船队的缓慢速度,这艘昂贵的巡洋舰显然也会成为潜艇的目标。而如果充分发挥速度优势,又可能与船队脱离接触,给德军的驱逐舰留下机会窗口。几经权衡之后,该舰采用了折中方案,即在商船队前方走Z字形反潜航线。每两个小时向船队折返一次,与其重新建立目视接触。但是由于当前的反潜护航兵力不足,只能紧密围绕在商船队周围。单独行动的“爱丁堡”号就必须独自依靠速度优势摆脱潜艇的威胁。但是此举显然没有成功。

4月30日下午4点10分,德国潜艇U456号发现了正在走着Z字航线的“爱丁堡”号。尽管该舰当时正以19节的速度行驶,但是U456号还是发射了两枚鱼雷。第一枚鱼雷命中了“爱丁堡”号右舷前方。爆炸摧毁了配电室,导致电力中断。但是高射炮弹药库还是立即被海水淹没,起码没有引发弹药殉爆。接下来第二枚鱼雷命中了船体后部,摧毁了两部螺旋桨推进器。操舵室被毁。船舵则被直接炸飞。后部主炮塔的旋转机构也遭到损坏。炮塔被卡住,无法转动。进而,后部船体的进水导致船艏微微翘起两米。

图4. U456号发射的两枚鱼雷的命中位置

现在是考验英国人损管技能的时刻了。两年多来的战争中,英国人从无数的血泪教训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技巧,现在全都派上了用场。当前头等大事是恢复电力。在鱼雷爆炸之后,除了少数依靠蓄电池的应急照明以外,舰体内部完全陷于黑暗。但是事情还有救。根据设计,当遇到类似鱼雷爆炸这样的事故时,全舰电路被自动划分为左舷和右舷两个独立的区域,并依靠各自配属的涡轮发电机。所以损管队可以针对情况,从尚未受损的一侧找到备用电力,然后在最多三分钟内恢复全舰供电,进而恢复舰内的通讯。此外还有至少有两台备用的柴油发动机,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持。它们对于尚未受损的前部炮塔至关重要。

在恢复电力的同时,还必须尽快恢复舰体平衡。在船体后方,损管队紧急堵漏,防止海水向舰体前部蔓延。舰体前部爆炸带来的漏洞,相对威胁较小。但需要向左舷对应舱室注水,以恢复左右平衡。

幸运的是,轮机舱没有在爆炸中受到殃及。这是把军舰带出战场的关键。但是眼下,最近的基地还是200海里之外的苏联。舰体四个推进器中有两个已经被炸掉,只能依靠舰体左右外侧的两台螺旋桨。它们的位置更加靠前,才能在第二枚鱼雷的爆炸中幸免。而且在没有舵机的情况下,必须依靠调节这两个螺旋桨的转速来控制方向。可以想象,在狂暴的冰海之上,这是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英国人就准备依靠这个办法走完200海里的返程路。

图5. 屁股被炸飞的“爱丁堡”

当然,护航舰体可以提供一些帮助。英国驱逐舰“远见”号和“护林员”号被指派离开商船队,护送“爱丁堡”。同行的还有两艘苏联驱逐舰。其中,“远见”号一度受命对“爱丁堡”实施拖拽,以帮助稳定其航向。

然而不可忘记,附近海域仍有德国潜艇出没。而苏联驱逐舰在5月1日早上6点不得不提前返回,以补充燃料。于是,“远见”号不得不解除拖拽任务,加强反潜警戒。

1日下午6点钟,苏联炮艇“鲁宾”号赶到现场。午夜过后,又有4艘扫雷艇和一艘拖船抵达。这些生力军使得在2日早上,英国人又做了一次尝试。拖船在“爱丁堡”右舷船艏负责拖拽。与此同时,一艘扫雷艇在“爱丁堡”左侧后方负责稳定方向。其它舰艇在周围警戒。如果一切都能顺利,那么这艘巡洋舰将在三到四天之后回到苏联港口。但这个希望很快就落空了。

2日下午6点钟,透过暴风雪,英舰瞭望哨发现了8000码之外的3艘德国驱逐舰。战斗警报随即拉响。“远见”号和“护林员”号立即迎了上去。而拖船则急忙砍断缆绳。现在,“爱丁堡”号以最大8节的航速,向左侧打着不规则的转。由于中央火控系统故障,只有舰体前部的B炮塔接受其火控参数,打了24轮齐射。其它火炮只能自行瞄准射击。

图6. 鱼雷爆炸导致船体后甲板被掀起

事实证明,即便只有一座主炮炮塔能够正常工作,射击依然卓有成效。其第二轮齐射就命中了德国驱逐舰Z7号。后者当时正和它的另外两个同伴一起,利用风雪和烟雾的掩护,占据鱼雷发射阵位。结果自己首先挨了一击。炮弹命中了该舰的涡轮机舱。军舰迅速瘫痪。

当然,战斗远非一边倒。两艘英国驱逐舰同样处境艰难。德军的“纳尔维克”型驱逐舰配有150毫米重炮。威力远胜英国驱逐舰的主炮。后者往往只能依靠机动性躲避德军炮火,但并不总是成功。6点50分,“远见”号锅炉舱被命中。7点25分,“护林员”号也遭到同样命运。

由于这两艘英国驱逐舰抵抗不力,“爱丁堡”号的命运就无法挽回了。6点50分之后,德军Z24和Z25号驱逐舰连续发射了四枚鱼雷。其中至少有一枚命中。位置就在“爱丁堡”号左舷前部,几乎是第一枚鱼雷命中位置的左侧对应处。爆炸撕开了一个7米的缺口。军舰立即左倾12度,随后又进一步加剧至17度。英国人好不容易再次令军舰恢复平衡。但是爆炸带来的进水,以及为了恢复舰体平衡导致的更多的进水,使得现在军舰甲板已经临近水面一英尺高度了。

图7. “爱丁堡”的最后时 刻。甲板已经濒临 水面。救援船上挤满了人

现在任何人都能看出,“爱丁堡”号算是完了。舰体前部的两次爆炸几乎导致船体左右贯穿。这样的破损根本无法补救。于是,福克纳舰长明智地下令,所有还在船体下层的轮机兵停止工作。全体上甲板,准备撤离。扫雷艇也接到命令,靠了上来,准备接人。但是尚可作战的火炮仍在开火。炮手们受命继续射击,以掩护战友撤离。这些人必须要等到最后才能离开其岗位。

图8. U艇在切断北极航线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好在同时期德国人也在忙着救援Z7号上的战友,无暇顾及正在弃舰的英国人。后者虽能顺利完成此项工作。甚至在弃舰之后,英国人惊讶地发现,“爱丁堡”号并未迅速沉没。英国人不得不自行发射鱼雷,以加速该舰沉没。总共有57名官兵在战斗中阵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