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游戏开户-约彩365官旧版本网客户端下载-365双试投注

Est. 1980 · 每日复古新闻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保障公民休闲权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保障公民休闲权

王旭东 作者文集

据12月21日人民网报道,中国人权学者鲜开林、周春华提出,休闲权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之一,维护和保障公民休闲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今中国休闲权的兴起有两个基本标志,一是有闲暇时间,二是有闲暇资金。在这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与闲暇时间基本上实现同步增长。休假、出游

、户外活动等休闲生活已完全融入中国老百姓生活方式之中,休闲正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生活权利。

诚然,休闲是社会赋予所有人的权利。早在194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即明确规定“人人享有休息和闲暇的权利”。我国的休假制度经历了八小时工作制和每周单休日到双休日,再到每年的三个“黄金周”,这些无疑是尊重“休闲权”的体现,是休闲型制度的进步。

然而,这样的制度设置并未真正保障全体公民的休闲权。有人已提出,黄金周只满足了先富起来者的休闲、旅游需求,很多贫困群体无缘黄金周的休息与休闲,比如,农民工往往“缺席”黄金周。就黄金周出游者而言,奔波于各大景点,交通拥堵、人满为患,身心能得到真正的“休闲”吗?还有诸多别无选择在黄金周期间加班工作者,可能承担着比平时更繁重的工作量。这些都让休闲型制度打了折扣。有些企业为了“发展”,加班加点成为常态,一些还成为“企业文化”。

同时,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在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压力下,人们即使拥有可以休闲的权利,也可能或者必须“放弃”。此外,很多国人的休闲方式还停留在“原始阶段”:双休日里没日没夜地打牌或打麻将,用餐时间拼命喝酒,或到娱乐场所大把花钱,要不就是泡在网上等,这样的休闲某种程度上只是打发休息时间罢了。

有闲时却没有闲心,有休息时间却不能有效休闲。对于劳动者来讲,休闲权是比其它权利更实际、更有益并能使其身心健康和自由发展的一种权利。人们休息休假权利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既然我们目前的休假制度尚未发挥出应有的休闲效果,改进是必须的,但争议很久的黄金周制度明年依旧。我们更要在缓解人们精神压力上下功夫,要形成“减压机制”;尤其在解决“住房、医疗、教育”新三座大山上发挥政策制度的调控功能,在解决就业与再就业及社会保障机制上有更大的作为,无疑都需要相关政策制度的进一步跟进。

相关报道:

“自愿加班”背后多少辛酸泪

劳保部门警示 “员工自愿”超时加班也违法

要加班费还是保饭碗? 不敢较真成职工无奈选择

相关文章